优秀炒股配资门户 开学前,央视曝光十几个住在安定精神医院里的孩子,看后我清醒了
发布日期:2024-09-28 21:13 点击次数:117当地时间12日,据总台记者消息,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,暂停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“猎鹰9”火箭发射任务,并要求该公司调查7月11日晚任务期间火箭出现故障的原因。
就在8月八船齐聚中国母港之际,邮轮暑期票价已降至冰点,供需失衡之下,邮轮代理们正在为临期的航次而焦虑不已。一些邮轮的代理商和合作分销的旅行社称“市场很差,销售吃力”,有代理商向媒体表示“不卖是亏,卖了也是亏”。
作者:可乐妈来源:男孩派(ID:boy666dj)
No
-mama-
01
前两天,无意间看到记者@庄胜春发布的一则视频:
8月下旬,临近开学,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又一次人满为患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把困惑塞满诊室:
“我们的孩子,到底怎么了?”
为此,庄胜春将镜头对准了青少年抑郁症家庭,试图找到答案。
其中,男孩皓然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皓然今年18岁,四年前,他被确诊为重度抑郁,休学至今。
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对劲,是初三那年,他感到自己好像无法呼吸了,像是被人锁在一个箱子里,再一点点把箱子里的空气抽离。
而在妈妈眼里,这一阶段的皓然突然就“躺下”了:
不说话,不吃饭,甚至连游戏都不打了,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直睡觉。
这一刻,妈妈感觉天都塌了。
可实际上,崩塌不是突然发生的。
皓然12岁时,父母离异,当时,周围所有人都在对他说:“你一定要考一个好的高中,好的大学。”
皓然的妈妈也是其中一员。
她和身边的人都是通过读书一步步走到今天,每个人都在向前奔跑,不敢停歇。
所以,一开始,皓然妈妈无法接受儿子的“躺平”,想方设法给孩子复了学。
可皓然却无法战胜内心的恐惧,有那么几回,情绪激动时,他甚至掐着妈妈的脖子,将妈妈按在了墙角。
这一刻,妈妈绝望地说:“你掐死我吧。”
皓然也后悔不已,还曾尝试过自杀。
后来,妈妈终于逐渐接受了孩子没法上学的现实,自学心理学,反思过去的一切。
妈妈这才意识到,升学,并不是孩子人生唯一的一条路。
自己努力鸡娃,最终并不能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,而是精神科。
想通了这一点后,妈妈发现皓然的人生其实充满了可能性。
在视频的最后,我们欣慰地看到,皓然喜欢上了摄影,开始和妈妈一起学习心理学,并准备参加自考。
或许就像学者孙娟说的:
“如果你不鸡娃,只要娃人格完整,心理健康,很可能反而是以后的赢家。”
No
-mama-
02
皓然的经历,让我想起《解放日报》曾报道过20个青少年抑郁休学的故事。
这些被抑郁症困扰的孩子,有着不同的性格特质、生活环境,和家庭背景,但他们都曾有个共同的标签:
灿若明星的优等生。
他们大多来自重点中学,有着极高的自我要求。
可外人只看到了他们的优秀自律、明媚上进,却没有意识到,他们正承受着怎样巨大的精神压力。
13岁的谭谈,从小跟着母亲在美国长大。
回国后,就读于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,成绩保持在年级前20。
不仅如此,她还擅长钢琴、歌剧,有着上千本的图书阅读量,是同学们眼中“完美”的化身。
但少有人知道的是,谭谈的母亲是名校博士后,对女儿抱有极高的期待,为了达成母亲的愿景,谭谈几乎没有童年。
学习、练琴、读书……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,直到被确诊为了抑郁症。
还有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,每次发病都会去超市的儿童玩具柜台。
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快乐记忆,源自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时期。
后来,父亲接管了教育大权后,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:
“考不上清华、北大,就是社会渣滓。”
为此,男孩只能拼了命地努力,努力,再努力。
最终,中考前一个月,男孩彻底崩溃了:“如果爸爸再看着我做数学题,我一个字也写不下去了……”
这些孩子的悲剧其实也是很多家庭的缩影:
在密不透风的学习环境里,成绩成了衡量孩子唯一的指标。
当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,巨大的焦虑又没有一个出口时,孩子就只能不断向内自我攻击,最终自毁自伤。
就像北大教授刘擎说的:“内卷是要付出代价的。”
焦虑式养娃、盲目式抢跑,到头来,透支的只能是孩子对生的渴望。
还记得那个写下13个“对不起”后自杀的17岁女孩吗?
女孩成绩优异,年级排名一直在前100。
可这个看上去聪明又懂事的孩子,内心早已在各方压力之下濒临崩溃,直到最近的一次模考中,女孩排名有所下滑。
她在纸条上写下4个“对不起”,又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9个“对不起”。
随后,独自一人前往老家打开煤气自杀。
升学的压力、内卷的环境、焦虑的家长……
这些困境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,狠狠压垮了孩子们的脊梁,让他们在不被看见,不被接纳中,渐渐被情绪的黑洞吞噬。
No
-mama-
03
作家@李月亮曾分享过一位读者故事:
这位读者的儿子从小成绩优异,她对儿子的唯一要求就是考上名校。
从小到大,不让他做任何学习以外的事情,也不让他和小伙伴一起玩耍。
好在儿子争气,最终真的成功考进了名牌大学。
可没想到,儿子大学一毕业就接连失业三次,并且三次都是连试用期都没过,随后,孩子便开始破罐子破摔,也不出门找工作了,整天窝在家打游戏。
读者又焦急又无奈,找到儿子之前待过的一家单位询问原因,对方却说:
“你儿子工作能力很差,批评几句,他就甩脸子。而且他不太懂事,开会老呛领导,跟同事相处也不好……”
这一刻,读者这才醒悟过来:
正是自己一直以来的“唯分数论”,把儿子逼成了一个高分低能的人。
平日里,我们总说,幼升小很关键,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初中;小升初很重要,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;初升高最要紧,上不了好高中最后一定上不了好大学。
可问题是,上了好大学,孩子的未来的人生就会一帆风顺了吗?
中央教科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:
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,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。”
不仅如此,全国100位科学家、100位社会活动家、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,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,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。
对此,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分析道:
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。
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,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,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,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……”
孩子的一生不是一尘不变的,而是动态发展的。
刚开始抢占上游的孩子未必会一直遥遥领先,而那些慢半拍的孩子也未必会一直落后于人。
以孩子精神抑郁、人格残缺为代价,去换取一个短暂的好分数,一所好大学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
No
-mama-
04
文章开头提到的视频里,还出现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游戏:
心理咨询师让父母复述在孩子1-16岁时,自己最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。
1岁时是“宝宝真棒”,2岁时是“要小心哟”,3岁时是“今天你在外面跑得真快”,4岁时是“注意安全”,5岁时是“在幼儿园吃什么晚饭啦?”
但到了6岁以后,就成了:
“赶紧起床,再不起来就迟到了”、“快点做作业”、“作业做完了吗?”、“这次考试排名怎么样?”、“找个补习班吧”……
你看,当孩子牙牙学语时,作为父母,我们所求的不过是孩子健康、快乐。
可当孩子逐渐长大,进入学校后,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却只剩下冷冰冰的“作业”、“成绩”和“分数”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不疯、不病才怪。
所以,开学之际,我想给各位父母提个醒:
1. 过度的期待,堪比家庭暴力
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专家应力老师所在的研究院在治疗网瘾中,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:
抽样治疗的 1300多例 网瘾患者里,教师、医生和公务员家庭出身的孩子比例占到了 43%。
以教师为例,他们习惯将分数当成唯一的目标,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学生。
而教师角色一旦代入到家庭,带给孩子的压力就会多于温暖,对孩子犯错误的容忍度也会降低。
事实上,优秀的父母本没有错。
错的是,迫切希望用自己成功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孩子,折断了孩子飞翔的翅膀。
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橡皮泥,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2.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避难所,而非焦虑传导器
如今,所有人都被焦虑裹挟着向前。
可作为父母,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撑起一把伞,抵御外界的倾盆大雨:
心理学家贺岭峰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:
他的女儿小时候数学不好,考试经常不及格。
有一天,贺岭峰又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狠狠训斥了一顿,但回家后,他没有把负面的情绪发泄给女儿,反而安慰她:
“老师说你最近卷面整洁多了,觉得你学习态度比以前要端正认真。希望你今后做题的时候认真审题、多验算,这样成绩才能提高。”
听完这番话,女儿瞬间松了一口气,继续愉快地学习去了。
谈到这段经历,贺岭峰感慨道:“一个人管你叫爸爸妈妈,你总得替他扛一点儿什么吧?”
是啊。
社会的压力和焦虑层层传导,最薄弱的一环就是我们的孩子。
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,但至少,可以让这些流动的焦虑在我们这里停止。
3. 允许孩子跳出“轨道”,发掘新的可能性
曾几何时,我们总以为培养出能上清华、北大的孩子,才算得上成功。
可现在看来,发掘孩子的兴趣,培养孩子独一无二的竞争力,何尝不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呢?
教育专家李玫瑾曾在演讲中提到,自己的女儿是个学渣,满分120分的数学,女儿只考了15分。
她并没有因此,逼女儿恶补数学。
而是尊重女儿天性,带着她出去旅游,还鼓励女儿学音乐,发掘她的艺术特长……
就这样,李玫瑾教授发现女儿在音乐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。
她便重点培养女儿这方面的能力,让女儿上了一所艺术类院校,如今,女儿成了一名音乐老师。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,都有潜在的天赋。
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考第一,都进名校,但我们至少可以多鼓励孩子、理解孩子、支持孩子,让他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No
-mama-
05
最后,想跟大家分享一个“两只小鸡” 的实验:
在小鸡们出生几天后,研究人员把它们一只一只地轻轻捧起,死死地盯着它们的小眼睛,就像老鹰盯上猎物那样。
当研究人员把小鸡放下时,小鸡全吓得僵住了。
大约1分钟后,它们才又蹦起来,四下走动。
这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。
随后,研究人员同时吓唬两只小鸡,结果它们一起装死,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。
最后,研究人员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,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,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就重新蹦了起来。
实验结果说明:
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小鸡的状态来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。
同样,很多时候,孩子不是直接被外界的事物所吓倒,而是受到了父母或身边人的影响。
父母越焦虑,孩子越糟糕。
所以,真正厉害的父母,都做到了反焦虑、反内卷、反内耗。
愿每位家长都能看透教育的真相,放平心态,把孩子们从充满压力与紧张的成人世界中解救出来。
也愿我们的孩子,能在一个更加松弛、自在的环境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。
本期编辑:肖子优秀炒股配资门户
栏目分类